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休闲娱乐

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,零下几十度的寒冬,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?

时间:11-30 来源: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:60

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,零下几十度的寒冬,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?

在宋朝之前,棉花还未在中原普及,炭火和柔软的棉被更是奢侈品。在这种情况下,古人是如何对抗严寒、度过寒冬的呢?皇宫里的“空调”在古代,皇宫的取暖方式可谓极尽奢华。早在汉代,宫殿里就出现了名为“火墙”的结构,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如同现代的空调系统。皇宫的火墙是一种空心夹墙结构,墙体下方专门挖有火道,火道再从外廊的地板下伸出,形成炭口。只要往炭口内添加燃烧的木炭,产生的热量就会从火道进入墙身,使整面墙体变得温暖。热量不断在空心墙内循环流动,从而达到了暖通整个宫殿的目的。到了汉武帝时期,又在火墙的基础上加装了金属制的暖气管道。这种管道可以更有效地传导热量,防止热量在墙体内部流失。管道还延伸到御床和贵妃的寝宫之下,直接为皇室送去热流。这样皇帝和妃子们就可以尽享暖融融的炕熏之福了。可以说,在两千年前的古代,皇宫的取暖系统已经做到了管道暖气的地步,离我们现在使用的水暖和蒸汽暖气也只差在热媒介的选择了。达官贵人围着“暖手宝”在古代,达官贵人也会使用一些便携式的取暖器具,以方便在各种场合取暖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“暖炉”了。这种暖炉多用铜制成,个头不大,是一个手持大小的圆形容器。里面可以放上点着的木炭,靠炭火的热力取暖。为了安全和舒适,外面还套有一个木质或布质的保护层,防止直接接触烫手,这就成了一个古版的暖手宝。暖炉在唐代已十分普及,成为达官名流们的必备品。他们会在书房、会客室准备暖炉,招待客人时可以一边闲谈一边取暖。或者在谈话的时候拿在手上稍一取暖,也可避免手指冻僵。文人学士们更喜欢手持暖炉吟诗作画,以驱寒激发灵感。到了宋代,出现了一种只有巴掌大小的迷你暖炉,这就是后来流传甚广的“手炉”。手炉个头极小,只需一只手掌就可以握住,十分便于携带。作为随身取暖的最佳选择,手炉深受达官显要的青睐。他们会特意在手炉的外壳上镶嵌珍贵材料,以彰显身份。还有些文人为手炉起了一些寄托精神寓意的名字,可以说已成为一种文人雅事。贵妇们的“貂皮大衣”在古代,动物皮毛制成的衣物一直深受欢迎,尤其是貂皮裘服,更是成为显摆身份和地位的奢侈品。穿上一件貂裘,就好比今天人们身披名牌大衣一样,彰显着非同一般的贵族气息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,这种昂贵的貂皮裘服也屡见不鲜。比如杜甫的名句“五花马,千金裘”,这件“千金裘”就是用价值千金的貂皮做成。汉语里的“裘”本就专指皮草衣服,再加上“千金”二字,这件裘服的奢华程度可想而知。再如苏轼的诗句“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”,同样突出了貂裘的奢华与尊贵。可以说,在古人心中,貂裘已经成为地位与身价的代名词。但是,能穿上貂裘的终究是少数。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,貂皮简直是奢侈到离他们极远的东西。平民百姓们穿的皮草裘服,大多采用比较粗糙的兽皮,如鹿皮、狗皮等。有的地方老百姓过冬时连这些兽皮裘服也难以获得,只能穿柳絮棉衣,在破旧的褥子上冻得瑟瑟发抖。面对严寒,古代普通老百姓也发挥无限创意,发明出许多简易取暖的方法。其中最典型的要属脚炉了。穷人的“热水袋”脚炉采用铜器或陶器制成,外形是一个扁平的圆柱体,类似今天的暖宝宝。里面可以注入热水,由水的热力进行取暖。只要把脚炉放在冰冷的脚下或者被窝里,整个人就可以暖和起来。而且脚炉取暖效果明显,使用简单,制作容易。虽然它不如火炉那样持久热力十足,但是对古代缺乏取暖资源的老百姓来说,这简直是上天的恩赐。除此之外还有“火塘”。简单来说,就是在土坯房子里围成一个圆形或方形的火池。火池中间是炉灶,四周则铺设炕面,老百姓们就围坐在这火塘炕四周,共享炉火的温暖。这种取暖方式既简单易行,又可以促进集体生活。为了取暖效果更好,火塘下面还会专门设计火腔。火腔通过烟道与灶相连通,然后在火塘周围布置多个出口。这样当在灶上烧火做饭时,热量就会从火腔四散流动,整个火塘都会被烘暖起来。老百姓们坐在火塘边,焐着热乎乎的炕面,冻僵的手脚也会慢慢恢复知觉。这样简易的火塘结构,却给古代底层百姓带来了巨大福音。寒冷的冬日里,他们终于有了可以取暖的地方,也找到了互相依偎取暖的同伴。这不仅满足了生理上的温暖需求,也弥合了心灵的渴望。结语严寒或许阻止得了古人前行的脚步,但却阻碍不了他们智慧与创造的脑筋。正是有了先人们不懈的努力探索,今人才得以在温暖舒适的环境里度过一个个冬天。我们应当珍惜现代文明的成果,并感恩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休闲娱乐